从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到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嘉盛投资,这53年间,中原大地先后经历了五个王朝的更替——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。这段历史动荡不安,政权更迭频繁,共有12位皇帝登基,而与此同时,南方还有10个割据政权并存,局势复杂、战乱不断。这段时期,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奢侈,而背叛却成了常态。正如那句诗所说:“朱李石刘郭,梁唐晋汉周;都来十五帝,播乱五十秋。”还有那句广为流传的“天子轮流做,明年到我家”,这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。许多政治人物就这样经历了频繁的权力更替,例如冯道,这位宰相在五个朝代中都能安稳坐镇;还有符存审(也叫李存审),他在军中更是成了“常青树”,服务了十多位不同的主人。
然而,在这片动荡的背景下,有一个南唐政权,虽然地处一隅,却能抗衡中原的强大力量。南唐不仅因为实力雄厚,才能对抗北方王朝的统一步伐,还因为其内部的优秀人才,其中,刘仁赡、皇甫晖、姚凤三位忠臣最为突出,他们被称为“南唐三忠”。下面,我们来讲述他们的故事。
展开剩余68%刘仁赡,字守惠,来自彭城(今江苏徐州)。自小勤奋读书,熟悉兵法,文武双全。南唐最雄心勃勃的皇帝李璟即位后,改变了以往“保境安民”的策略,开始向外扩张。李璟很看重刘仁赡的才干,任命他为武昌军节度使,派遣他镇守鄂州(今湖北武汉)。在951年,南楚(今天的湖南地区)爆发内乱,李璟派大将边镐进攻南楚,刘仁赡则带领水军南下,成功攻陷岳州(今岳阳),南楚很快灭亡,南唐彻底掌控了湖湘地区。此后,李璟又任命他为清淮军节度使嘉盛投资,镇守寿州(今安徽寿县)。然而,在955年后周世宗柴荣发动三次南下攻打南唐的战争中,刘仁赡凭借坚强的守城能力屡屡击退敌军。然而,最终在957年,寿州城破,刘仁赡仍然坚守,甚至拒绝接受柴荣的降封。最终他去世,后周世宗痛惜其忠诚,派人吊唁并追封他为彭城郡王,赞扬他作为忠臣的楷模。
皇甫晖,魏州(今河北魏县)人。原为后晋的陈州刺史,后晋灭亡后,皇甫晖带领百姓南投南唐,并受到李璟的提拔,成为奉化军节度使。皇甫晖感念李璟的知遇之恩,忠诚守卫南唐北部边疆。在956年,后周柴荣亲自南征,面对周军的强大攻势,皇甫晖依然坚决抵抗,甚至多次拒绝柴荣的劝降。然而,最终他在战斗中受伤,被周军俘虏,并因伤重不久后去世。柴荣虽然俘获了皇甫晖,但因其忠勇,给予了他金带、鞍马等慰问,并表现出对其忠诚的敬佩。
姚凤,南唐奉化军监军,是皇甫晖的重要搭档。柴荣在956年对南唐展开猛攻,最终攻破清流关,俘虏了皇甫晖和姚凤。与皇甫晖一样,姚凤拒绝了柴荣的降意,并在不久后死于军中。
在那个动荡的时代,背叛者众多,忠诚显得尤为珍贵。刘仁赡、皇甫晖和姚凤的忠诚,成了那个乱世中的一抹清泉。他们的坚守与牺牲,让他们成为了“异类”。清代学者赵翼在《廿二史札记》中评价这三位人物,称他们“皆完节于南唐”,足见他们的忠诚与品德。
这三位忠臣的故事,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后世,都被誉为不朽的传奇,他们的忠诚成为了那个时代难得的美德,至今仍让人动容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云端证券聚友汇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